返回首页

现代兵器的资料(要段)

来源:www.mbaonao.com  时间:2023-03-12 08:52   点击:15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

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

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过去,人们习惯上按照坦克的重量将坦克分为重、中、轻三类,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习惯上把在战场

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是助年代以后研制的俄国的T―80、美国的MIAI、德国的豹1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细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3-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弹药基数为39-60发。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武器系统 主武器多采用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毫米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毫米并列机枪、12.7毫米或7.62毫米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火控计算机用微处理机作中心处理装置;测距仪多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或钕玻璃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传感器可自动输入多种信息,供计算火炮瞄准角和方位提前角;炮长主瞄准镜多为可昼夜测距、瞄准的组合体装置,并配有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主瞄准镜一般为周视潜望式。

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火炮俯仰范围-6°~+20°,火炮和炮塔为电液或全电式驱动,炮塔最大回转速度0.393~0.995弧度/秒,射击反应时间6~12秒,首发命中率65%~90%。

推进系统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多为883~1103千瓦,转速2300~2600转/分,单位体积功率达543~794千瓦/米,燃油消耗率231~271克/千瓦小时。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坦克单位功率多为20千瓦/吨左右,最大速度55~72千米/时,越野速度30~5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50千米。

坦克通行能力:最大爬坡度约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多数坦克装有导航装置和随车携带有可拆卸的潜渡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为扑灭车内火灾和防止破甲弹穿透装甲后引起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车内多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为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车内安装有三防装置,有的在乘员室的装甲内表面附设有削减中子流贯穿的防护衬层。此外,还配有烟幕装置及其它伪装器材和光电对抗设备,并采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弹药,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通信设备

一般装有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车外有用于步坦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现代坦克电台多采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电气设备

电源采用低压直流供电体制,多装有一台功率为10~20千瓦的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4~10块容量达300~60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T-72坦克采用了直流的起动-发电两用电机。坦克各控制系统引入了大量电气、电子部件,有的用电装置采用了自动程序控制,并开始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功率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自检的多路传输的统一控制体系。

分类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通常轻型坦克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85毫米,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2 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英国曾一度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装甲较厚,机动性能较差,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巡洋坦克装甲较薄,机动性能较强,用于机动作战。

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现在,主战坦克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是现代装甲兵的主要战斗兵器,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特种坦克是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喷火坦克等,多为轻型坦克。

简史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一战期间,英、法和德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FT-17(图3),德A7Ⅴ坦克等。其中,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战后曾为其它国家所仿效。

这些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有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轻型、Ⅳ中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最大速度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车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中型、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苏T-34中型(图4)、IS-2重型坦克,德PzKpf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f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M4中型坦克,英 “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97式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普遍采用安装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炮弹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约150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采用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发动机多为257~515千瓦的汽油机,苏联采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采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采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达185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斗全重 27~55吨(德国后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69.4吨),单位功率6.4~15千瓦/吨,最大速度25~64千米/时,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实质上是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受限制,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发展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全重36~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105和120~122毫米,车首上装甲厚度76~127毫米,倾角55~60 度,铸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装甲厚度11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82~596千瓦,单位功率为9~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50千米/时,最大行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大厚度20~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368千瓦,单位功率12.6~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行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现代坦克

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停止了传统意义的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图5)等。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610千瓦,单位功率 9~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采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定,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采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现状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60年代初定型并投产了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70年代以来研制和生产了69式、80式和88式主战坦克。88式坦克战斗全重 38吨,安装有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火炮双向稳定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和昼夜合一观瞄装置组成的新型火控系统,灭火抑爆装置,三防和潜渡装置及新型电台,采用了复合装甲和功率为537千瓦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14.1千瓦/吨,最大速度5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展望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

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过去,人们习惯上按照坦克的重量将坦克分为重、中、轻三类,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习惯上把在战场

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是助年代以后研制的俄国的T―80、美国的MIAI、德国的豹1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细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3-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弹药基数为39-60发。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现代坦克大多是传统车体与单个旋转炮塔的组合体。按主要部件的安装部位,通常划分为操纵、战斗、动力-传动和行动4个部分。

操纵部分(驾驶室)通常位于坦克前部,内有操纵机构、检测仪表、驾驶椅等;战斗部分(战斗室)位于坦克中部,一般包括炮塔、炮塔座圈及其下方的车内空间,内有坦克武器、火控系统、通信设备、三防装置、灭火抑爆装置和乘员座椅,炮塔上装有高射机枪、抛射式烟幕装置等;动力传动部分(动力室)通常位于坦克后部,内有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传动装置及其控制机构、进排气百叶窗等;行动部分位于车体两侧翼板下方,有履带推进装置和悬挂装置等。

在总体布置上,大多数坦克是是驾驶室在前,战斗室居中,动力-传动室在车体后部且发动机纵置。有的坦克将发动机横置,有的坦克将动力-传动装置布置在车体前部。

坦克乘员多为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装弹、驾驶等任务。有些坦克采用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这样就不需要装填手,通常为3名乘员。

武器系统 主武器多采用120毫米或125毫米口径的高压滑膛炮。炮弹基数一般为40~50发,主要弹种有尾翼稳定的长杆式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弹。脱壳穿甲弹采用高密度的钨合金或贫铀合金弹芯,初速达1650~1800米/秒,在通常的射击距离内,可击穿500余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多用途弹对钢质装甲的破甲深度可达600毫米左右,而且兼备杀伤爆破弹功能。各种炮弹多采用带钢底托的半可燃药筒。有的坦克炮有自动装弹机,有的坦克炮可发射反坦克导弹(也称炮射导弹)。

辅助武器多采用7.62毫米并列机枪、12.7毫米或7.62毫米高射机枪,有的装有榴弹发射器。

现代坦克普遍装备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火控计算机及各种传感器、炮长和车长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微光夜视仪或热像仪、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和炮长控制装置等。火控计算机用微处理机作中心处理装置;测距仪多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或钕玻璃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传感器可自动输入多种信息,供计算火炮瞄准角和方位提前角;炮长主瞄准镜多为可昼夜测距、瞄准的组合体装置,并配有瞄准线稳定装置,车长主瞄准镜一般为周视潜望式。

现代新型主战坦克,火炮俯仰范围-6°~+20°,火炮和炮塔为电液或全电式驱动,炮塔最大回转速度0.393~0.995弧度/秒,射击反应时间6~12秒,首发命中率65%~90%。

推进系统

多采用废气涡轮增压、中冷、多种燃料发动机,有的采用了电子控制技术,M1和T-80坦克安装了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多为883~1103千瓦,转速2300~2600转/分,单位体积功率达543~794千瓦/米,燃油消耗率231~271克/千瓦小时。

传动装置多采用电液操纵、静液转向的双功率流动液行星式,将动液变矩器、行星变速箱、静液或动静液转向机构、减速制动器等部件综合成一体,功率密度有的高达811千瓦/米。T-72、T-80坦克传动装置,采用了两个与侧传动器相组合的机械行星式变速箱。

坦克行动装置多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式悬挂装置,有托带轮的小直径负重轮式和销耳挂胶的橡胶金属履带式履带推进装置。90式和“挑战者”等坦克采用了液气式或液气-扭杆混合式悬挂装置。

坦克单位功率多为20千瓦/吨左右,最大速度55~72千米/时,越野速度30~5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50千米。

坦克通行能力:最大爬坡度约30°越壕宽2.7~3.15米,过垂直墙高0.9~1.2米,涉水深1~1.4米。多数坦克装有导航装置和随车携带有可拆卸的潜渡装置。

防护系统

车体和炮塔前部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车体两侧挂装屏蔽装甲,有的坦克在钢装甲表面挂装了反应装甲,有效地提高了抗弹能力,特别是防破甲弹穿透能力。坦克正面通常可防御垂直穿甲能力为500~600毫米的反坦克弹丸攻击。

为扑灭车内火灾和防止破甲弹穿透装甲后引起车内油气混合气爆炸,车内多装有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为减轻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车内安装有三防装置,有的在乘员室的装甲内表面附设有削减中子流贯穿的防护衬层。此外,还配有烟幕装置及其它伪装器材和光电对抗设备,并采取进一步降低车高,合理布置油料和弹药,设置隔舱等措施,使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显著提高。

通信设备

一般装有一部短波或超短波调频电台和一套坦克车内通话器,车外有用于步坦联络的通话盒,指挥坦克通常装备两部电台。现代坦克电台多采用集成电路,带有保密机、抗干扰装置和微处理机控制器,最大通信距离可达25~35千米。

电气设备

电源采用低压直流供电体制,多装有一台功率为10~20千瓦的硅整流交流发电机和4~10块容量达300~60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T-72坦克采用了直流的起动-发电两用电机。坦克各控制系统引入了大量电气、电子部件,有的用电装置采用了自动程序控制,并开始形成一个信息传输、功率控制、数据处理和故障自检的多路传输的统一控制体系。

分类

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战斗全重和火炮口径分为轻、中、重型。通常轻型坦克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85毫米,主要用于侦察、警戒,也可用于特定条件下作战。中型坦克重20~4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05毫米,用于遂行装甲兵的主要作战任务。重型坦克重40~60吨,火炮口径最大为122 毫米,主要用于支援中型坦克战斗。英国曾一度将坦克分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步兵坦克装甲较厚,机动性能较差,用于伴随步兵作战。巡洋坦克装甲较薄,机动性能较强,用于机动作战。

60年代以来,多数国家将坦克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现在,主战坦克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是现代装甲兵的主要战斗兵器,用于完成多种作战任务。特种坦克是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陆坦克、喷火坦克等,多为轻型坦克。

简史

乘车战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从狩猎用的田车演变而来的马拉战车。但坦克的诞生,则是近代战争的要求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问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1916年生产了Ⅰ型坦克(图2),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49辆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一战期间,英、法和德国共制造了近万辆坦克,主要有:英Ⅳ型、A型,法“圣沙蒙”、“雷诺”FT-17(图3),德A7Ⅴ坦克等。其中,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数量最多(3000多辆),性能较好,装有单个旋转炮塔和弹性悬挂装置,战后曾为其它国家所仿效。

这些早期坦克,结构形式多样,有固定的顶置炮塔或侧置炮座,也有旋转式炮塔或无炮塔结构,装有37~75毫米口径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数挺机枪,或仅装机枪。坦克转向,有的靠离合器和制动器系统,有的靠与两条履带分别联动的辅助变速箱或电动机,有的由两套发动机变速箱组分别驱动两条履带,靠变换两履带速比转向。坦克战斗全重7~28吨,单位功率2.6~4.8千瓦/吨,最大行程35~64千米,装甲厚度5~30毫米。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设备简陋,坦克性能较低,其火力主要用于歼灭有生力量,装甲只能防御枪弹和炮弹破片,没有无线电通信设备和光学观察瞄准仪器,行驶颠簸、速度缓慢,机械故障频繁,乘员工作条件恶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于引导步兵完成战术突破,不能向纵深扩张战果。但坦克的问世,开始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期,对军队作战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坦克战术与技术发展思想的探索和实验时期,各国研制装备了多种类型的坦克。轻型、超轻型坦克曾盛行一时,在结构上还出现了能用履带和车轮互换行驶的轮胎-履带式轻型坦克、水陆两用超轻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英“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十字军”巡洋坦克,法“雷诺”R-35轻型、“索玛”S-35中型坦克,苏Т-26轻型、Т-28中型坦克,德PzKpfwⅡ轻型、Ⅳ中型坦克等。

这些坦克与早期的坦克相比,战术技术性能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全重9~28吨,单位功率5.1~13.2千瓦/吨,最大速度20~43千米/时,最大装甲厚度25~90毫米。火炮口径多为37~47毫米,炮弹初速610~850米/秒,发射穿甲弹能穿透40~50毫米厚的钢装甲;有的坦克为增强支援火力,安装了75或76毫米口径的短身管榴弹炮,直至发展将小口径加农炮、中口径榴弹炮和数挺机枪集于一车的多武器、多炮塔坦克;开始采用望远式和潜望式光学观察瞄准仪器、炮塔电力或液力驱动装置和坦克电台,出现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推进系统多采用民用或航空用汽油机,固定轴式机械变速箱,转向离合器或简单差速器式转向机构和平衡式悬挂装置。反坦克炮出现后,一些国家为增强坦克的装甲防护,设计了倾斜布置的装甲,并按照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分配装甲厚度。

成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30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中型、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苏T-34中型(图4)、IS-2重型坦克,德PzKpf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f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M4中型坦克,英 “邱吉尔”步兵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97式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普遍采用安装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57~85和88~122毫米,炮弹初速781~935米/秒,主要弹种是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米的最大穿甲厚度约150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采用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发动机多为257~515千瓦的汽油机,苏联采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采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采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45~100毫米,有的达152毫米,炮塔的最厚部位达185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斗全重 27~55吨(德国后期的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69.4吨),单位功率6.4~15千瓦/吨,最大速度25~64千米/时,最大行程 100~300千米。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实质上是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受限制,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战后发展

战后至50年代,苏、美、英、法等国借鉴大战使用坦克的经验,设计制造了新一代坦克,主要有:苏Т-54中型、Т-55中型坦克、Т-10重型坦克和PT -76水陆坦克,美M48中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和M41轻型坦克;英“百人队长”中型坦克和“征服者”重型坦克,法AMX-13轻型坦克等。

这一时期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战斗全重36~65吨,火炮口径分别为90~105和120~122毫米,车首上装甲厚度76~127毫米,倾角55~60 度,铸造炮塔多呈半球形,前部装甲厚度110~200毫米,发动机功率382~596千瓦,单位功率为9~13千瓦/吨,最大速度34~50千米/时,最大行程100~500千米。有的坦克配备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开始采用火炮双向稳定器、红外夜视仪、合像式或体视式光学测距仪、机械模拟式弹道计算机、三防装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潜渡装置。

轻型坦克重14~23.5吨,乘员3~4人,火炮口径为75或76毫米,炮塔装甲最大厚度20~40毫米,发动机功率176~368千瓦,单位功率12.6~16千瓦/吨,最大速度44~65千米/时,最大行程260~350千米。 PT-76坦克在水上使用喷水式推进装置,最大航行速度为10.2千米/时。AMX-13坦克采用了结构新颖的“摇摆式”炮塔,首次安装了坦克炮自动装弹机,炮塔上加装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可发射4枚反坦克导弹。

现代坦克

60年代出现的一批战斗坦克,火力和综合防护能力达到或超过以往重型坦克的水平,同时克服了重型坦克机动性能差的弱点,从而停止了传统意义的重型坦克的发展,形成一种具有现代特征的战斗坦克,即主战坦克。主要有:美M60A1、苏T-62、英“酋长”、法AMX-30、联邦德国“豹”Ⅰ、瑞典Strv103B(简称“S”)坦克(图5)等。

这些主战坦克,战斗全重36~54吨,火炮口径105~120毫米,发动机功率427~610千瓦,单位功率 9~15.4千瓦/吨,最大速度48~65千米/时,最大行程300~600千米。主要技术特征是:普遍采用了脱壳穿甲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碎甲弹,火炮双向稳定器、光学测距仪、红外夜视夜瞄仪器,大功率柴油机或多种燃料发动机、双功率流传动装置、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三防装置和潜渡装置;降低了车高,改善了防弹外形;有的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T-62坦克开始采用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炮弹;“酋长”坦克为了控制车高,驾驶员呈半仰卧状态操纵车辆;“S”坦克去掉了传统的旋转炮塔,火炮与车体刚性固定,并采用自动装弹机和自动抛壳机,以及柴油机与燃气轮机组合的动力装置和可以调节车高、车姿的液气式悬挂装置。

各国发展的主战坦克,都优先增强火力,但在处理机动和防护性能的关系上,反映了设计思想的差异。如法AMX-30坦克偏重于提高机动性能;英“酋长”坦克偏重于提高防护性能;而苏、美等国的坦克,则同时相应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这一时期新出现的轻型坦克主要是美M551式,装有口径为152毫米的短身管两用炮,可发射普通炮弹和“橡树棍”反坦克导弹,采用铝合金装甲车体,战斗全重16吨,能空投、空运和利用折叠式围帐浮渡。

现状

70年代以来,现代光学、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坦克的设计和制造,使坦克的总体性能有了显著提高,更加适应现代战争要求。主要的新型主战坦克有:苏T-72、T-80、德国“豹”Ⅱ、美M1A2,英“挑战者”2型,法AMX“勒克莱尔”,日本74式、90式和以色列“梅卡瓦”3型、韩国88式、巴西“奥索里奥”、意大利“公羊”、印度“阿琼”。这些坦克仍优先增强火力,同时较均衡地提高机动和防护性能。

70年代以来的主战坦克,其火力性能、机动性能、防护性能虽有显著提高,但重量和车宽已接近铁路运输和桥梁承载的允许极限,且受地形条件限制大,使之对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的依赖性增大。由于新部件日益增多,坦克的结构日趋复杂,成本和保障费用也大幅度提高。为了更好地发挥坦克的战斗效能,降低成本,在研制中越来越重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努力控制坦克重量,并提高整车的可靠性、有效性、维修性和耐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些局部战争大量使用坦克的战例和许多国家的军事演习表明,坦克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于50年代后期开始生产59式中型坦克),60年代初定型并投产了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70年代以来研制和生产了69式、80式和88式主战坦克。88式坦克战斗全重 38吨,安装有口径为105毫米的线膛炮,火炮双向稳定器、火控计算机、激光测距和昼夜合一观瞄装置组成的新型火控系统,灭火抑爆装置,三防和潜渡装置及新型电台,采用了复合装甲和功率为537千瓦的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单位功率14.1千瓦/吨,最大速度55千米/时,最大行程500千米。

展望

坦克仍然是未来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兵器,许多国家正依据各自的作战思想,积极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发展21世纪初使用的新型主战坦克。坦克的总体结构可能有突破性的变化,出现如外置火炮式、无人炮塔式等布置形式。火炮口径有进一步增大趋势,火控系统将更加先进、完善;动力传动装置的功率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各种主动与被动防护技术、光电对抗技术以及战场信息自动管理技术,将逐步在坦克上推广应用。各国在研制中,十分重视减轻坦克重量,减小形体尺寸,控制费用增长。可以预料,新型主战坦克的摧毁力、生存力和适应性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AK47资料

1946年,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设计的使用7.62×39mm М1943式中间型威力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АК-46),他设计的回转式闭锁枪机,成为此后设计的АК系列枪械闭锁机构的原型。同年参加靶场选型试验。经过一系列试验与改进了导气装置与活塞系统,设计而成АК-47,在风沙泥水环境中经过严格测试,1947年被选中定为苏联军队制式装备,1949年最终定型,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在伊热夫斯克军工厂生产。1951年开始装备前苏联军队,取代西蒙洛夫半自动卡宾枪。在1953年АК-47改变了机匣的生产方法,由冲压工艺变为机加工艺。АК-47开始大量装备苏联军队。苏军所装备的AK-47于50年代末由其改进型AKM所取代。从1950年代到1980年代,АК-47系列是前苏联军队和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军队制式装备。在1980年代5.54mm口径型АК-74系列装备前苏联军队后,АК-47系列逐渐从苏军制式装备中退出。

АК-47突击步枪属于自动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突击作战的战斗。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管位于枪管上方,通过活塞推动枪机动作。回转式闭锁枪机。7.62毫米口径,发射7.62×39毫米M1943型中间型威力枪弹,容量30发子弹的弧形弹匣供弹,保险/快慢机柄在机匣右侧,可以选择半自动或者全自动的发射方式,拉机柄位于机匣右侧。АК-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它继续工作。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据说在越南战争中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从水中拿出来上膛后仍能射击。而且它的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АК-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跳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枪管较短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等等缺陷,影响了射击精度,300米以外无法保证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实际上它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突击作战的要求。

激光枪

激光武器是一种利用定向发射的激光束直接毁伤目标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根据作战用途的不同,激光武器可分为战术激光武器和战略激光武器两大类。武器系统主要由激光器和跟踪、瞄准、发射装置等部分组成,目前通常采用的激光器有化学激光器、固体激光器、CO2激光器等。激光武器具有攻击速度快、转向灵活、可实现精确打击、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但也存在易受天气和环境影响等弱点。激光武器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关键技术也已取得突破,美国、俄罗斯、法国、以色列等国都成功进行了各种激光打靶试验。目前低能激光武器已经投入使用,主要用于干扰和致盲较近距离的光电传感器,以及攻击人眼和一些增强型观测设备;高能激光武器主要采用化学激光器,按照现有的水平,今后5―10年内可望在地面和空中平台上部署使用,用于战术防空、战区反导和反卫星作战等。

坦克

坦克,或者称为战车,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之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坦克一般装备一中或大口径火炮(有些现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发射反坦克/直升机导弹)以及数挺防空(高射)或同轴(并列)机枪。

直升机

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目前实际应用的是机械驱动式的单旋翼直升机及双旋翼直升机,其中又以单旋翼直升机数量最多。

直升机的最大速度可达300km/h以上,俯冲极限速度近400km/h,使用升限可达6000m(世界纪录为12450m),一般航程可达600~800km左右。携带机内、外副油箱转场航程可达2000km以上。根据不同的需要直升机有不同的起飞重量。当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重型直升机最大的是俄罗斯的米-26(最大起飞重量达56t,有效载荷20t)。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直升机相对飞机而言,振动和噪声水平较高、维护检修工作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速度较低,航程较短。直升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鱼雷

鱼雷是海战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 “水中导弹”。它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鱼雷雷身形状似柱形,头部呈半圆形,以避免航行对阻力太大。图6-7所示是线导鱼雷的外形和结构。它的前部为雷头,装有炸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鱼雷的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在港口和狭窄水道两岸,也可以从岸上发射。鱼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为70~90千米/时。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 “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 “白头”)(而命名为 “白头鱼雷”。几乎与卢庇乌斯和怀特黑德同时,俄国发明家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的鱼雷装置。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 “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很快德国也产出了改进型黑头鱼雷(由SchwartzKopf船厂生产,意译为黑头)在亚洲得到广泛的使用.

就说这些了。goodbye!!!!!!!!!!!!!!!!!

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的潜艇。核潜艇一般由艇体、操纵系统、核动力武置、武器系统、通信设备等组成。

核潜艇艇体有内外两层壳,外壳又叫固壳,是一个圆柱形的大筒子,在水下主要承受住海水的压力。内壳里面用 隔板分开,分成指挥舱、导弹舱、鱼雷舱、士兵舱等许多舱室。内壳的两头是封闭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的长圆筒状。

核潜艇一般长170多米,宽20多米,是个庞然大物。但它在水中航行,却能像一条鲸,行动自如。它在水下遨游,靠的是舵翼,也叫升降舵,靠其操纵潜艇上下起伏,保持或改变潜艇在水中的深度。潜艇还有一个方向舵,安装在艇尾,如同鱼的尾巴一样,用来改变或保持潜艇的运动方向。

核潜艇能入水下活动或作战,具有良好的隐蔽性,交大的自给力、续航力和较强的突击威力。

战略核潜艇主要用于对路地上重要目标进行战略袭击,主要武器是装有核弹头的潜地导弹。攻击核潜艇主要用于攻击水面潜艇和舰艇,

网友完善的答案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坦克的研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为了突破敌方由壕沟、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等组成的防御阵地,迫切需要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一种集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为一体的新式武器。于是,英国于1915年开始研制坦克,第二年就投入生产,并参与了1916年9月15日的对德作战。这种称为游民I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建造了十几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

空降兵的主战武器。

过去,人们习惯上按照坦克的重量将坦克分为重、中、轻三类,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现代坦克重三、四倍,达188吨,车长9米,高3.66米,宽3.67米,正面装甲厚达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沟,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碍,并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员。坦克上装有150毫米火炮和两挺机枪。轻型坦克只有10-20吨,多为水陆两用坦克,装有85毫米口径的火炮,主要是用于空降或陆战队使用。60年代以后,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现代化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习惯上把在战场

上执行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统称为主战坦克。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是助年代以后研制的俄国的T―80、美国的MIAI、德国的豹11、英国的挑战者、以色列的梅卡瓦和日本的细式等。这些坦克的战斗全重一般为40-60吨,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时,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时,载有3-4名乘员。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05-125毫米口径火炮,直射距离一般在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钟6-9发,弹药基数为39-60发。

火力、机动力和防护力是现代坦克战斗力的三大要素。火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坦克的观瞄系统、火炮威力和弹药的威力。现代坦克一般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红外、微光、夜视、热成像等设备对目标进行观察、瞄准和射击。坦克炮可以发射穿甲、破甲、碎甲和榴弹等多种类型的炮弹,还可发射炮射导弹。不同类型的穿甲弹对目标的破坏程度有所不同,一般在2000米距离上能够穿透400毫米厚的装甲,在1000米距离上可穿透660毫米厚的装甲,破甲厚度可达700毫米。除具有较大的破坏威力外,坦克炮的命中精度也很高,2000米原地对固定目标射击可达80%,1500米行进间对活动目标射击能达到60%以上。如果再配合使用激光半生动制导炮弹,命中精度还会大大提高。不难看出,坦克炮的命中精度和导弹相差不大,且穿甲、破甲和碎甲威力大大优于导弹,所以各国主战坦克仍以火炮为主要攻击武器。

组成

坦克由坦克武器系统、坦克推进系统、坦克防护系统、坦克通信设备、坦克电气设备及其它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

总体结构

中国95式自动步枪步枪优缺点分析

95式步枪设计分析

随着95式突击步枪分发部队与逐渐开放供给外界射击,其遭受的批评也越来越多;不外乎枪本身设计优劣与使用者是接受新观念等问题。

新式的95式突击步枪引入部队后,新观念并未一起引进,中国部队里竟还有采用旧

式错误的训练作法,在射击预习中在95式突击步枪前段枪管下,依然挂块砖头来训练士兵站立姿势持枪臂力与重量稳定度。95式突击步枪有一超大的扳机护弓设计,有前握把的作用。不过,这种与握把距离过近的设计,没有真正考虑持枪人体工学,反倒延续以往中国士兵在手握弹匣持枪的习惯,造成士兵各自发挥创意,有不同的握持方式甚至捧起护弓底部作为支撑。

瞄准装置/提把/枪机拉柄

为了控制成本,95式突击步枪并未如AUG将光学瞄准镜列为标准配备,而采用传统机械式瞄准装置,因无托枪的短枪身和后置的准星座设计,也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瞄准基线过短的问题,在射击精度与有效射程上也有所影响。

95式突击步枪最大的设计败笔在于固定式提把,且枪机拉柄置于提把内,且早期采取错误的高拉柄设计,这使得95式突击步枪瞄准装置位置再向上提高,使得士兵自掩体后方需冒生命危险暴露面积进行瞄准射击,且高耸的柱体式准星座在携带上也容易碰撞勾外物。

M16式的提把只适合在休闲状况下提枪慢行,战场上激烈行动中,若用提把无法单手把稳住枪枝,摇晃的枪体会阻碍行动。而今战术枪背带的搭配,也使得突击步枪提把显得多余。M4A1卡宾枪的可拆式提把和滑轨座设计,则是彻底解决这方而固定提把所带来的不便问题。

95式突击步枪之枪机拉柄位于提把内,不论左右乎皆可方便操作,如同法国FAMAS设计,早期为简易外露的钢制枪机拉柄,在使用上应会有射击热传导和结构强度问题,之后的改进是降低拉柄高度与加宽改进设计,不过在操作上却较为不便。

抛壳方向设计

95式突击步枪射击后的抱怨,是在退壳过程中硝烟的刺鼻、熏眼和持续射击后护手握持的温度等问题,其实都是预期中的无托式步枪缺失。在大陆的军事杂志,不时可见对95式突击步枪有诸多建议,更改退壳口向下的设计是其中之一。提出者应是不了解枪械设计的原理,因为此议会涉及更大的变动,枪械退壳口方向的设计。除了人机工学中左右操作方向考虑外,有一重点在于与自动供给弹的弹匣相对应配合,等于是完全推翻的重新设计。

向下方抛壳的构想,亦曾有枪械设计师在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P90和Calico冲锋枪就是其中较为人所熟知设计;但这两款枪械的弹匣设计较为复杂,射击过程的供给弹可靠性和故障排除耗时不便,最让人无法完全放心。且向下抛出的高热弹壳,难免触及碰到贴腮瞄准的射手,以致这两款冲锋枪最后用“集弹袋”来解决这方面的困扰。

无托步枪有效缩短枪身后,另一最大的隐忧是弹膛过于接近射手脸部,即使碰不到机率非常低的弹膛意外爆炸危险,但每次射击所产生的燥音,导致听觉受损、接近退壳口火药燃烧废气吸入、贴腮瞄准退壳门热气传至右脸颊,长期下来都是不能忽略的射击伤害;FN枪厂新设计的F2000枪机内采用套管推抛式的退壳设计来解决无托枪枪械抛壳方向问题,封闭枪机的也改善了废气与噪音问题,不过复杂机构的可靠性和枪机内散热,又成为新的问题。

保险/射击选择钮

95式步枪的击发系统是以传统步枪架构而发展出,所以保险/射击选择钮还是在枪机下后方,操作时必须大动作的分手拨动;要改成瞄准时右手握持提把仍然可操作保险/选择钮并非不可行,但这考验了设计单位的机械巧思能力,而今的95式步枪设计其实是牺牲了士兵的操作便利性和临时紧急应变速度,来屈就该步枪机械设计不足之处。

5.8毫米弹药

5.56毫米的97式突击步枪推出,其实也说明的5.8毫米口径并未获得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认同采购,加上95式突击步枪1997年出厂价就近4000元人民币,过去大陆外销步枪的低价优势已不复在;若要采用军事援外免费赠送,除了要考虑枪枝的造价问题外,还需一并帮援助国替换现有步枪口径的问题,这时大陆版的AK47突击步枪反而比较95式或97式更加具有援助效益。

一些国家军事单位和枪械专家,倒是对使用5.8毫米子弹的95式突击步枪感到兴趣,想窥视该枪弹的奥秘,不过并非是要从95式突击步枪中学习到设计,而是分析探讨其5.8毫米子弹设计与表现。发展在后的5.8毫米子弹,有着超越SS109的必要使命,在发展阶段考虑到中国缺少铜的困境,所以使用钢质弹壳,为了退壳的顺畅,所以5.8毫米子弹在弹壳锥度上较北约5.56毫米子弹大,加上子弹底部边缘较宽(10.43毫米)、子弹全长较高(61毫米)、使用较厚的塑料弹匣以增加结构强度,并且为达30发的基本装弹量等综合因素,造成了95式突击步枪弹匣过长过宽和弧度过大,在卧姿时射击也间接提高士兵的危险暴露面积。

无托枪的迷思

无托枪设计的步枪有着缩短步枪整体长度、便于携带等优点,但不可否认的确存有许多设计和使用上的缺点,有些可以靠设计来克服,有些是难以解决;若设计者在发展阶段未能于一开始认清问题,在设计阶段就尽量克服改进,即使定案批量生产,日后都会成为无可避免的必然缺点,当然一些修正是可以改善小缺点,但一些重要的改进将涉及更多牵动,除非舍弃另起炉灶重新设计,否则只有让士兵去以人就枪地接受缺点。

95式突击步枪在发展的过程中,曾有过一款采用传统设计有折叠枪托的版本,但从未曝光过。以现今突击步枪的发展与设计而论,其实已经到了成熟阶段,新设计的突击步枪如何在众多国家和现有步枪中抢得注日焦点呢?采取无托枪设计往往都能获得突出的效果,但若要回归军用步枪设计的实用性评估时,大多数时候无托枪设计反而成为扬弃的方案。传闻95式突击步枪现已暂缓生产与重新评估全面换装计划,并以95式突击步枪内部机件为发展基础,进行另一型传统的折叠枪托的设计工程。

榴弹发射器

35毫米枪挂榴弹发射器最大射程是360米,其框架式瞄准具为片状准星与翻转式表尺,刻度为75―350米,在一份报道中称95式突击步枪的QLG91B-35榴弹发射器在100米的表现不错。其实可分析其背后的意义,由于95式突击步枪是采无托枪设计,造成瞄准基线不足和榴弹发射器发射管的截短设计,都使得最大射程有所受限。

5.8毫米枪弹展望

整体分析5.8枪族,现今发展了一系列三种不同任务子弹:步枪弹(QBZ-95突击步枪)、机枪弹(QBB-95 LMG班用机枪、QJY-88通用机枪、KBU-88狙击枪)、手枪弹(92式5.8毫米半自动手枪),不排除将来会有真正狙击弹和冲锋枪弹出现。虽然步枪弹与机枪弹必要时可以通用在步枪、狙击枪与机枪上,依任务用弹分类过多,使得5.8毫米步枪弹/机枪弹却无SS109单一制式弹种类的后勤优点。

从5.8毫米子弹自1971年论证试验,到跨21时代这一系列发展,反倒多次显示出最基本的方向与目标未能明确,后续有为充实5.8枪族全系列而发展的意味,但忽略了不同枪械的不同弹头口径与弹头设计目的,而自我陷入5.8的数字迷思中。5.8毫米口径为满足通用机枪、轻机枪、突击步枪、狙击枪、冲锋枪、半自动手枪等六种不同功能的枪械,经过长期间的论证和不断的修正来达到需求,最后是达到5.8毫米数宁上的统一,但却待研制达10款以上不同类型的枪械。

如今5.8毫米弹药的发展规模已难以叫停,不似当年87式步枪和轻机枪可小批量试验评估的具有弹性,从中可以发掘新缺点作为日后改进的地方。早期设计单位刻意忽略的问题和设计不足之处不予面对,除了设计部门和制造工厂所面对的是现实的考验;就突击步枪设计角度来看95式,如还坚持无托枪设计,则需有高达10项改进需要进行。平心而论,95式突击步枪所暴露出问题并非没有解决的对策,但个人在此不作任何建议;而5.8毫米子弹在发展初期却是错失了前瞻突破的规格制定,造成现今向国际推展不动的窘境。

中国5.8毫米枪弹系列未来的展望,最终还是如同今日般,成为全世界单一国家的特定枪弹口径,很难成为国际标准。

五:中国95式5.8毫米突击步枪

精确度指数9.5

95式步枪全枪的质心及自动机的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几乎重合,这种优化设计非常成功的把自动机复进到位和后退到位的撞击点选择在自动机质心的水平线上,可有效的增强射击时全枪的稳定性和机构动作的平稳性,从而对提高射击精确度大有益处,这一点与法国的FAMAS步枪很相似。如果仅从单发射击的角度考虑,95式步枪与法国FAMAS相差无几。但是,FAMAS步枪因加装有两脚架,连射时精确度稳定。95式步枪在本文列举的十大名枪中射击精确度应居中下游。

可靠性指数:10

与FAMAS和AUG等无托步枪相比,95式步枪则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据有关资料介绍,95式步枪在定型之前所经过的实验环境,其恶劣程度让包括以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而著称的以色列TAR-21步枪在内的世界诸多名枪望而生畏。

侵彻力指数:10

实验表明,国产95式步枪不仅对700米距离上3.5毫米厚的A3钢板穿透率为100%,就是对300米距离上10毫米厚的A3钢板射击,穿透率同样能达到100%,而法国的FAMAS和奥地利的AUG同样条件下射弹穿透率则为0。

人机工效指数:8.5

国产95式步枪虽然也做到了质心与枪膛的轴心基本重合,但该枪无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开保险.装卸弹匣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枪的人工机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