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方在大航海时代,武器那么先进,为什么不殖

133 2022-06-16 16:06 admin 手机版

西方在大航海时代,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寻找亚洲的香料产地和通向中国的航道。尤其是和中国开展贸易,获取丰厚的利润,是每一个西方商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为了贸易的需要,他们怎么可能不殖民亚洲呢?

大航海时代初期的主要航海国家分别有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他们竞相向亚洲出发,建立各自的殖民地。下面分别说说它们在亚洲建立的殖民地。

首先是葡萄牙。葡萄牙是最早来到亚洲建立殖民地的国家。著名的达伽马率领的探险舰队就是葡萄牙的。他为葡萄牙探寻了新航路,奠定了葡萄牙在东方的贸易基础。

葡萄牙当然要尽先利用它的领先的航海成果。它率先在16世纪初就在印度西海岸的果阿建立了殖民贸易据点。随后它又占领了东西洋交通咽喉马六甲,以及号称香料群岛的美洛居群岛。

葡萄牙当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占领这些殖民地,它的最终目的还是和中国进行贸易。它千方百计的派出使团,与中国洽谈。最终采取各种手段,在中国澳门占据了贸易据点。然后以澳门为中心,与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贸易。

在葡萄牙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荷兰在大航海时代拥有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等海港,善于航海贸易,被人们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它垂涎于葡萄牙、西班牙在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的高额利润,1602年,荷兰组成了“联合东印度公司”来与两国进行竞争。它的总部设在巴达维亚,也就是现在的雅加达。

荷兰凭借自己强大的海军,在亚洲占领了马来半岛、爪哇、香料群岛等地,建立了它的殖民地。在后来,它致力与中国进行贸易,和葡萄牙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荷兰在1622年进攻葡萄牙控制下的澳门,但没有能够成功。随后,它先是企图占领澎湖未果,最终在台湾建立了殖民据点,开展与中国、日本的贸易,直到被郑成功赶走。

西班牙人则是从美洲进入太平洋的。他们的探险队长麦哲伦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也发现了菲律宾。1565年,西班牙舰队远征菲律宾,占领了宿务岛,从此开始了对菲律宾的殖民统治。

最终,西班牙人建立起以马尼拉为中心的殖民地,开展对中国的贸易。

这三个国家在亚洲建立殖民地,不仅仅是为了掠夺当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为了和中国进行贸易,获取丰厚的利润。

比如葡萄牙的贸易路线为葡萄牙--果阿--澳门--日本。葡萄牙人乘船从果阿启航。船上装载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特产,以及产于美洲经里斯本辗转运来的白银货币。他们先抵达澳门,把船上装载的白银和货物,都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绸、黄金、铅、锡、水银、糖、麝香、茯苓、棉纱、棉布等货物。

下一步葡萄牙人再前往日本。在日本,他们把生丝、丝绸、黄金等中国货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带着大量日本白银与少量日本货,再返回澳门。抵达澳门后,他们再用日本白银大量收购中国生丝、丝绸、瓷器以及其他商品。随后他们再返回印度果阿。然后将货物在果阿出售或者运回葡萄牙。在这样一个循环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赚取高额的利润。这使得葡萄牙人趋之若鹜。

而荷兰人则是在亚洲各地建立商馆,建立亚洲巨大的贸易网络。他们用从欧洲带来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香料、丝货和瓷器。尤其是产自中国的丝货和瓷器是他们主要的采购目标。

西班牙则是在马尼拉建立了贸易基地,把马尼拉作为主要商品的集散地,然后将从中国汇集来的商品从菲律宾的明年马尼拉运往美洲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然后,再将美洲的白银带回马尼拉。因为贸易使用的船只主要是西班牙大帆船,这个贸易也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就这样,这些西方的殖民者利用和中国的贸易,获取了巨额的财富。而与此同时,中国也获得了当时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银出产。这些白银总额大概有7000到10000吨之多。因为大批白银的入超,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了银本位制的国家。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西方人在大航海时代想要殖民亚洲的话?愿望是很美好的,但是实力和条件都不允许!大致的原因有三个:

一、航海技术不支持

大航海时代,西方的航海技术还在摸索阶段,亚洲和欧洲的海上安全航道基本为零。东西方海上航道该怎么走的问题,前人没有借鉴经验!比较严重的问题是:海上逆流风暴和海上暗礁怎么避?航海补给哪里可以补充?最为关键的是得明白目的地究竟在哪?

在大航海时代,西方人并没有先进到哪里去!对于世界的认识还是很不全面的。对于世界地理的发现是通过一次次的航行探险!像到达美洲的哥伦布,到死时都认为自己到了东方。

从欧洲到达亚洲,要遇见的航海问题很多!起码得确保要有路可以走,别让船给沉了;船员别在海上饿死、渴死;另外,别迷失道路了。即使到了地方,语言不通还不要紧,别一上岸就让人给弄死了!像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用了三年,自己在半路让菲律宾土著杀了。

二、远洋航行的风险与报酬不确定

欧洲船队出海大都是需要得到大财团或政府的支持,出海的目的主要是获取高额的经济回报。大航海时代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可·波罗行记》引起西方人对财富的渴望。

亚洲和欧洲的交流在陆上有丝绸之路,速度慢但是回报预期稳定。而海上道路基本没人探险过,连从西欧直达印度的海上新航路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绕道非洲好望角才办到的。

远洋航行,补给、风暴、暗礁、方向等都是对船队的重大考验。商人和政治家在判定事情风险过高的情况下都会持谨慎态度。而且,欧洲对亚洲的认识,特别是中国,还是很模糊的,这种情况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改变的。相比之下,能够轻易的从美洲和非洲获取大量财富,还不用承担什么分险,欧洲人更倾向于去侵略容易到手的东西。

三、撑起殖民的能力有限

要殖民一地方,就必然要有武力的支持。欧洲人虽然能建造数百吨甚至是上千顿的大船,但是还是没办法远洋大规模运送兵力。欧洲普遍使用的还是多桅船,铁甲船还不行,远洋能力有限。更何况,造船的费用太高,还普遍缺少熟练的水手、船工。

即使是有强大舰队和能够运送大规模兵力的运输能力,那也有国内安全的顾虑,船员在远洋运输的吃饭和疾病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到了目的地,地方的抵抗能力都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不能得不偿失。像西方在大明时期就派舰队入侵中国,结果让大明海军打得溃不成军,最著名的是罗湾海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